一把折扇

作者: 发表日期:2018-07-09

  夏末秋初,暑气渐消,习习来风已使人感觉到几分清爽。《海淀老干部》杂志编辑部每年都选择夏秋之交——这北京最美的季节举办通讯员学习班。

  大客车载着与会者沿着通往郊区的路驶去,望着车窗外天高云淡、层林尽染、山披五彩、水泛涟漪的秋色美景,大家陶醉而兴奋。而坐在我邻座的区政协老秘书长陈世伟的眼光并没有被窗外的景色吸引,而是专注地看着一把折扇,还惬意地点头默念着什么。

  “陈秘,您在看什么?这么有情趣。”我问他。

  “自题小诗。”陈老微微一笑,把手中的扇子递给我看。

  拿过扇子,只见扇面上是一行行工整的毛笔小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题为《丁酉七九》卷首诗:“一迈二登七十九。五福六顺命长久;盛世纷纭阅不尽,我誓报恩践且筹。”我依次看下去,《同庆耄耋寿》《轮我笑古稀》《中秋致爱孙》《难忘修志六年》……几首小诗,言简意赅却寓思言志、情怀远达,可谓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抒怀其上,表现了一位老干部的宽广心境、阳光心态。

  《同庆耄耋寿》是陈老八十岁生日时儿女为他祝寿的感言,一句“家和国兴世事就……常乐知足倍觉悠”,使我想起他出版的个人文集就题名《常乐知足》。这本书记述了陈老一生纷繁多舛、激越流光的生活经历,何以只凝结成简约的“常乐知足”四个字呢?他在《为你为我干杯——写在前面的话》的自序中写道:“党有希望,国家强盛,我活得有意义、有滋味、有劲头。保持平常心,永续乐观情,淡泊明志,心无旁骛,常乐而知足!这,就是筹措此书以及为它起名的初衷。”我想起古人的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与此相反的是不沉溺于欲望的“知足”,这是一种健康的心理、一种精神上的节制和坦荡。通读陈老的《常乐知足》,感到他内心的“知足”并非只是对已得到的生活和愿望感到满足,从而保有愉快、平和的心态;也并非单纯的推崇适可而止、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固步自封。而是对现有收获的充分珍惜,对目前成果的充分享受,对尚有潜力、精神动力的再发掘再找寻。“常乐知足”正是当代人从以往、当下、到未来享受生活、创造生活的极致品味。

  “经世劳碌留印记,卸辕退轭少息憩;服务公益心头乐,利国利民身心怡。”我读到《轮我笑古稀》中的这两句时,感觉这不正是陈老“常乐知足”的心境品味吗!何以八旬“笑古稀”?耄耋之龄尚在“服务公益”怎不笑傲?或许恰恰是这种笑傲一生的性格,才使他在“经世劳碌”之后仍有资本“跃马扬鞭自奋蹄”。说起陈老的才干,不仅使我想起多年来与他交际的往事。1994年我任区政府办副主任,分管的政务协调工作包括联系政协和办理政协提案,并被特邀兼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由此同政协秘书长兼提案委员会主任的陈老在工作中相识。海淀区政协汇集了众多的社会贤达和知识精英,参政议政水平高,提案在全市也是最多的。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形式,办理好政协提案是党政机关的重要职责。而倾听政协同志的意见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我自然得去拜访陈老。陈老谦和、稳健而睿智的行事风格使我同他一见如故,由谈得来到彼此信任,再到毫无芥蒂地说起提案办理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比如提案由区政协直接交由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和答复,缺少政府督察、督办和协调机制,影响办理效率和质量;政协委员同政府部门缺少顺畅的沟通、了解机制,委员不知道所提问题归哪个部门哪个层级管,有的提案在政府部门接到后往往囿于职能局限无法办理等等。针对陈老提出的这些不可小觑的问题,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政协的肯定和支持下,制定了提案办理的新制度和办理程序,建立了新的工作机制。政协提案由区政协直接交由政府相关部门办理改为区政协先送交区政府,再由政府办敦请相关部门办理和答复,并建立了督察、督办和协调机制;为了在政协委员同政府部门建顺畅的沟通、了解机制,区政府和区政协还建立了服务委员的“咨询问政”制度;政府办还以“以会代训”的方式在政府系统进行办理政协提案工作。1996年4月,我请陈世伟在全区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会议上做业务培训和研讨,我把陈老请到会上,给政府部门讲政协提案、提办理要求,面对面沟通。陈老讲课言之凿凿、情之切切、入理入心,那气场也是凝心聚力,大家受益匪浅。随着这些措施逐渐制度化,政协提案的质量和政府办理的效率和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人生最美好的事物往往毕生难忘,每当看到陈老,我总会想起那段“提案委员会特邀副主任”的“政协时光”。也许职务是虚的,但因为“遭遇”了陈老,我们一起把事做实了。

  人生一些机缘会不期而至。1999年陈老退休,我调任文明办主任,依依惜别,竟没有想到18年后在一本书里“同框”,那就是扇子上《难忘修志六年》诗中讲述的修写《海淀区志》的旧忆时感。2017年政协老主席、《海淀区志》主编张宝章组织编印出版了《区志主编手记》,陈老的《难忘修志六年》一文和我的《修志往事》均编入其中。我这才得知,陈老退而未休,写了六年地方志,完成了“首章末篇”的要编,不仅自喜“盛世修志幸入伍”,而且自勉“夕阳老骥自奋蹄”。他收获的是“六载永志不言苦……”行了,还说什么呢?这就是一位耄耋老人对往事、对事业、对人生的阳光之心。

  显然,小小的扇子容不下太多的故事和感念。但了解陈老的人,却可以想到扇子以外的多面多彩的“陈老”:在集美家居公司民企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上的创新出彩的亮相,同海淀区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老志愿者们走进大学与当代大学生们谈心联欢的笑容,还有致音乐合唱团在国家大剧院演出那潇洒的身影和洪亮的歌声……

  陈老喜欢把玩折扇那君子之风:抖开风送爽,扣来指我他;文墨书骚雅,情愫寄一夹。怎不风度翩翩!然而当他看我欣赏那扇子意味深长的样子,竟以其割爱之情痛快地说:“送给你啦!”于是便有了这篇文章。

  (作者艾春吉系区文明办退休干部)